各县(市、区)教育局、市直属中学:
依据省教育厅《关于印发〈福建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推行策略〉的公告》(闽教基〔2007〕69号)和《福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工作推行建议的公告》(闽政办〔2013〕123号)文件需要,2014年我市继续将体育列为初中毕业升学考试(以下简称中考)科目,为确保体育考试工作顺利进行,决定对南平教育局印发的《关于2011年南平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公告》(南教综〔2011〕4号)文件的有关规定进行修订和健全,具体需要公告如下:
1、推行对象
全市所有参加初中毕业升学考试(即考试报名普高、中等职业学校及其他高中阶段教育)的初中应、往届毕业生。
2、考试项目
依据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体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和《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所规定的教学内容和训练项目,及《福建人民政府办公厅转发省教育厅等部门关于进一步加大学校体育工作推行建议的公告》(闽政办〔2013〕123号)文件从2014年起,在初中升学体育考试中,将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和游泳(100米,不分泳姿)列为二选一必考项目的需要,结合我市教学条件等实质状况,选择以下三个考试项目:
(1)必考类:长跑(男子1000米、女子800米)。
(2)选择类:立定跳远/一分钟跳绳、实心球/一分钟仰卧起坐中选择不相同种类别中的两个项目。
3、考试成绩记载及等级设定
(1)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严格根据省教育厅和南平教育局有关规定组织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三个项目的单项考试成绩以实分制(百分制)呈现,总分共计300分,学科总成绩按A、B、C、D四个等级形式记载,三项相加总分255分(含255分)以上为A级,225分(含225分)以上255分以下为B级,180分(含180分)以上225分以下为C级,180分以下为D级。
(2)初中应届毕业生体育学科成绩达到A级的给予5分奖励,B级的给予2分奖励,C级和D级不加分。
(3)考试成绩作为初初中生毕业的依据之一。
4、考试时间
(1)各县(市、区)中考体育考试时间应于2014年4月1日至5月30日之间完成。
(2)每一个考生需要在半天内完成三个项目的考试。考试项目由各县(市、区)教育局于考试前一个月公布。
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将考试的具体时间,于考试前一个月上报南平教育局中教科和德育科。
5、考试方法和评分标准
考试方法参照教育部学生体质健康网有关《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测试的操作办法。评分标准统一按《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规定的初三男、女孩评分标准(见附件2),考试需要当场亮分。
6、免考、缓考规定
(1)对完全丧失运动能力(含身体残疾)的学生,由学生本人提交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残疾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原件和有关应证资料,经学校审核批准,在就读学校校务公开栏公示三天以上(遇周末顺延),同意师生监督,公示无举报后报当地教育局审核批准。各县(市、区)教育局将免考学生的基本状况大全造册(表样附后),连同身体残疾或丧失运动能力的学生的免予体育考试申请表、残疾证、县级以上医院证明原件和有关应证资料,与县(市、区)教育局批准件,于考试前一个月报南平教育局核准,并在南平教育信息网上公布,方可免考并按B级确定体育学科成绩等级。凡弄虚作假,一经发现并核实即取消成绩,以0分计算。
(2)考生因临时伤、病(含女孩例假),不可以按时参加体育考试,持学校批准证明,经考场主考批准并报当地县(市、区)教育局备案,可准予缓考。缓考时间一般安排在该考场考试结束后的两周内进行。考生只允许一次缓考,缓考考生的考试时间由当地县(市、区)教育局统一安排。
(3)考生在临考试前或考试过程中,遭到意料之外伤害,如手脚骨折等,需提供有关资料,经主考赞同并报当地县(市、区)教育局批准,可予以缓考处置,但已考项目成绩无效,以缓考成绩为准。两周内仍没办法参考,经核实,可按免考以B级认定成绩,并于考试后15天内报南平教育局备案。
(4)对患有特殊疾病考生没办法完成某些考试项目,考生本人须向所在县(市、区)教育局申请,由县(市、区)教育局集中组织前往县级以上医院(含县级)体检,经医院确诊方可免考试项目中相应单项考试,并可获B级相应分值。
(5)对考生免考或缓考考生的成绩认定工作,均由各县(市、区)教育局负责审批确定。
(6)凡无故缺考项目,均以0分计算,不能补考。
各县(市、区)教育局应于2014年6月5近日(或考后15天),将学生考试成绩大全分别报送南平教育局中教科和德育科,报送方法:刻录光盘或U盘方法上报;以邮件方法上报,npjydyk@163.com,联系电话:8827523、8827535。
7、收费方法
依据省教育厅会同省物价局商定的怎么收费实行。
8、考务工作
(1)升学体育考试工作政策性强,涉及面广,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根据哪个主管哪个负责原则,认真落实考试工作责任制。要加大宣传教育,加大组织领导,加大管理,加大安全防范手段,加大后勤保障,确保体育考试工作稳妥进行。
(2)为保证体育考试工作顺利拓展,各县(市、区)教育局要认真组织考务职员进行培训,未经培训,不能上岗。
(3)端正考风,严肃纪律。要坚持公正、公平、公开原则,坚决排除不正之风的干扰。考务职员需要严格根据有关规定,认真组织推行,不允许减少考试标准。增加体育考试工作的透明度,在学生体育考试成绩登记表中应设学生本人签字栏,并在考试当场公布学生考试成绩的同时,由学生本人在有关栏目中签字确认。凡在升学体育考试中出现弄虚作假等舞弊行为,一律按违反招生考试纪律论处。各县(市、区)均要设举报电话,并向社会公布。
(4) 在1000米、800米跑步项目测试时,需要用电子秒表进行计时,确保考试公正、准确。
(5) 跳绳项目的测试,应使用自动计次(数)和人工计次(数)相结合的方法进行。
9、考试知识点设置与需要
(1) 考试知识点大门口应挂上年市(区、县)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考试知识点的横幅。
(2) 考场应划好警戒线,实行封闭式考试、挂牌上岗,带队的校领导、老师、学生父母与与考试无关的其他人员一律不能进入考场。
(3) 设置考试知识点的学校应于考试前二天筹备好场地、器材、桌椅等设施。
(4) 考试知识点应设立医疗点、茶水提供处、自行车停放处和考生集合、休息处。
10、保障手段
(1)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各初级中学要加大对学生的年度常规体检,科学地指导学生进行训练,并教育学生在报名时,既不隐瞒病情,也不虚报疾病。在体育考试期间,特别要加大安全教育,注意交通安全,同时要落实医疗保护手段,消除所有安全隐患,预防伤害事故的发生。
(2)全市农村区域的体育考试应在乡镇范围内组织,临近县城的乡镇可以安排在县城的考场参加体育考试。各县(市、区)应组织考试队伍送考下乡,保证考试水平和标准。
(3)各县(市、区)教育局要严格体育考试的管理,应统一用电子测试仪器,逐步达成考试方法科学化。各地要依据体育考试的需要,采取切实手段,添置器材,改变场地,保障体育考试所需要的物质条件,确保考试顺利进行。
(4)各县(市、区)教育局和学校要加大组织领导,广泛宣传教育,使学生对体育考试的有关政策、规定有更进一步的认知。严肃考风考纪,纪检监察部门要全过程参与监督,特别是要加大核对考试对象、考试成绩认定与登分等要紧环节的监督审察。
(5)各县(市、区)教育局应在每年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结束后一个月内,将当地组织考试工作的总结材料分别报南平教育局中教科和德育科。
以后,在招生政策不变的状况下,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均按此文件规定实行。
2011年2月18日南平教育局印发的《关于2011年南平初中毕业生升学体育考试工作的公告》(南教综〔2011〕4号)同时废止。